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上香必备知识(详解)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8-08 09:35:48
上香供养仪  供养是布施的别称。布施是直接与物赠人,而供养,则谓以至诚恭敬之心,奉物与有恩有德之人。佛法中,布施是行菩萨法之首,故供养亦是佛法中常行之法。  佛弟子对三宝所行之供养,以十种物为代表: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其中又以香最具代表性。香能普熏十方。而中国人对向之所以特别偏爱,是因鬼道众生仅能食香。故中国人祭祖,拜祭鬼神,皆用香;而花,果等物,鬼神亦仅摄其香而食,故香实为鬼

上香供养仪  供养是布施的别称。布施是直接与物赠人,而供养,则谓以至诚恭敬之心,奉物与有恩有德之人。佛法中,布施是行菩萨法之首,故供养亦是佛法中常行之法。

  佛弟子对三宝所行之供养,以十种物为代表: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其中又以香最具代表性。香能普熏十方。而中国人对向之所以特别偏爱,是因鬼道众生仅能食香。故中国人祭祖,拜祭鬼神,皆用香;而花,果等物,鬼神亦仅摄其香而食,故香实为鬼神所食之主体,亦成诸供物中之主要者。佛事中以种种香方便易行,故法会,祭祖,常以香供养之。

 香的种类有立香,环香,卧香,末香,香枝等,可择用之。上香枝时,以双手食,拇指各捻两端,余三指直竖,举至眉心,而后以单手插入炉中即可。若大众集会,于唱香赞时上香捧,可随法师后供上。若自己独上香,或于家中,则上香后,三礼拜即可。若入寺中,可于诸佛殿之香炉各上一炷,或三炷立香;上香先后以释迦(大雄宝殿),药师,弥陀,弥勒,观音,地藏,韦陀等次第,即先佛,次菩萨,罗汉,后护法祖师。然而如果地形,殿堂参次,亦可由前后依次上香。

 居家中,可每日清晨于佛前及祖先灵位前上三炷香,晚间亦以三炷香,三礼拜,一杯清水即可。上香时,虽香为少物,但应以至诚之供养心行之,则为报尊贵三宝及亡亲之恩已。

  佛前燃香时所唱之偈。称烧香回向文。常用者为华严经: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薰证寂灭。

 香表戒定慧真香,燃香是净化空气,表以戒定慧真香,来净化自己的身心和环境。

香是佛教的供养仪物之一,它具有流布芬芳、消除秽气,驱逐蚊蚋、正念清神、表伸诚敬等作用。——僧史略云:香也者,解秽流芬,令人乐闻也。香为信心之使也。

  香有末香、线香、瓣香等多种。

  末香就是香木的粉末。香末可以点燃熏嗅,也可以加入油料,涂抹人身袒露之处,以防虫咬。所以也叫做涂香。

\

  线香是条状的香枝,它也叫做仙香、长寿香。据禅林象器笺器物门说:或言仙香;杂抹众香,加糊粘造之。其炷烟长久,故称仙香;又云长寿香。其制纤长如线,故称线香。

  瓣香就是香檀木的碎块,因为把檀木劈成了片片段段的小瓣,所以叫做瓣香。又因为上等檀木乃是香中之极品,所以瓣香也叫做大香。——不过古今以来,一些长老尊宿们,在拈香发语时,不论持用那一种香,多半都要说此一瓣香……。

  另有所谓中香、信香两个名词,那并不是另有其物。据禅林象器笺略说:中香者:谓大香一片,中香二片也。信香者:开法出世,斋香寄师,通嗣法之信,此言信香。又祖庭事苑云:托香而表信也。

\

  还有一种叫做盘香的香,它是用特长的线香,在干硬以前,弯成重叠的环状,以便持久点燃的香环。

  更有用较长的线香,在它干硬之前,弯成福、禄、寿等字形的福寿香。那是在喜事庆典的场合中使用的。

  在密教的法事里,由于三部、五部的分别,所使用的香也不一样。按其仪轨来说:佛部用沉香、金刚部用丁子香、莲华部用白檀香、宝部用龙脑香、羯磨部用薰陆香。  再者:由于香的动用行使不同,后而有其不同的名谓。例如佛前焚香,叫做烧香、拈香。举行法事,颁赋众僧,叫做行香。吊挂屋室,薰除秽臭,叫做悬香。朋侣雅会,比试香质优劣,叫做斗香。

  世界上最宝贵最奇妙的香,是佛住世时印度的牛首檀香。首楞严经卷三曾说:此香若复燃于一铢(二十四铢重为一两),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因为世间除了佛的福德之外,再没有人堪当受用那种妙香,所以在佛减度之后,那种檀木也就不复出现了。——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烧香供佛,当然是一种诚敬的礼仪、福德的庄严。不过我们还要能够藉物微心,体认自性的功德。——观心论说: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薰诸臭秽,断无明恶业,悉令消减。

  其正法香有五种: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

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

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外观察。

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

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觉察常明、通达无碍。

如是五香,最为上香,世间无比。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宝香,供养十方一切诸佛。今时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熏陆质碍之香,希望福报,云何可得?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成语名称以碫投卵成语拼音yǐ duàn tóu luǎn...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成语名称以类相从成语拼音yǐ lèi xiāng cón...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成语名称以简驭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成语名称以绝后患成语拼音yǐ jué hòu huàn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