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三归大意 善神佑护自求多福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8-07 09:37:56
三归大意 善神佑护自求多福  此文为弘一法师1933年5月(癸酉年五月)在万寿岩寺做的演讲。弘一大师在本文中主讲佛教的“三归依”,即什么是“三归依”、怎样授“三归依”以及授“三归依”有哪些福报。  三归之略义  三归者,归依于佛法僧三宝也。  三宝义甚广,有种种区别。今且就常人最易了解者,略举之。  佛
三归大意 善神佑护自求多福
  此文为弘一法师1933年5月(癸酉年五月)在万寿岩寺做的演讲。弘一大师在本文中主讲佛教的“三归依”,即什么是“三归依”、怎样授“三归依”以及授“三归依”有哪些福报。
  三归之略义
  三归者,归依于佛法僧三宝也。
  三宝义甚广,有种种区别。今且就常人最易了解者,略举之。
  佛者,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诸佛是也。法者,为佛所说之法,或菩萨等依据佛意所说之法,即现今

\

所流传之大小乘经律论三藏也。僧者,如菩萨声闻诸圣贤众、下至仅剃发被袈裟者皆是也。
  归依者,归向依赖之意。
  归依于三宝者,乞三宝救护也。大方便佛报恩经云:譬人获罪于王,投向异国以求救护。异国王言,汝来无畏,但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相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罪。归向三宝,以求救护。若诚心归依,更无异向,不违佛教,魔王邪恶,无如之何:
  既已归依于佛,自今以后,决不再依天仙神鬼一切诸外道等。
  既已归依于法,自今以后,决不再依诸外道典籍。
  既已归依于僧,自今以后,决不再依于不奉行佛法者。
  授三归之方法
  忏悔,正授三归,发愿回向。
  应先请授者详力解释此三种文义。因仅读文而未解义,不能获诸善法也。
  正授三归之文有多种,常所用者如下:
  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
  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结)
  前三说时,已得归依善法。后三结者,重更叮咛令不忘失也。
  忏悔文及发愿回向文,由授者酌定之。但发愿回向,应有以此功德,回向众生,同生西方,齐成佛道之意。万不可唯求自利也。
  授三归之利益
  经律论中,赞叹归依三宝功德之文甚多。今略举四则。《灌顶经》云:“受三归者,有三十六善神,与其无量诸眷属,守护其人令其安乐。”《善生经》云:“若人受三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四宝者:金、银、琉璃、玻璃),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三归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较量功德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如来,如稻麻竹苇。若人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汤药),满二万岁,诸佛灭后,各起宝塔,复以香花供养,其福甚多,不如有人以清净心,归依佛法僧三宝所得功德。”大集经云:“妊娠女人,恐胎不安,先授三归已,儿无加害;乃至生已,身心具足,善神拥护。是母受兼资于子也。”
  结语
  在本寺正式讲律,至今日圆满。今日所以聚集缁素诸众,讲三归大意者,一以备诸师参考,俾他日为人授三归时,知其简要之方法也。一以教诸在家人,令彼等了知三归之大意,俾已受者,能了此意,应深自庆幸。其未受者,先能了知此意,且为他日依师受三归之基础也。
  译文:
  “三归”的简略含义
  所谓“三归”,其实就是指归依于佛、法、僧三宝。
  三宝的含义很广泛,有种种区别。今天就常人最易了解的举例说明。
  佛,是释迦牟尼。法,就是佛所说的法,或是菩萨等依据佛意所说的法,就是现今所流传的大小乘经律论三藏。僧,如菩萨和诸圣贤,下至剃发披袈裟的人都是。
  皈依,就是归向依赖的意思。
  皈依于三宝,就是祈求得到三宝的加持。大方便佛报恩经上说:譬如有人在某国获罪,投奔他国以求庇护。他国的王就说,你来没有罪,但是不要走出我管辖的国界,不违反我国的教义,一定保护你,众生也是如此。本来属于魔,有死罪,归向三宝,以求获得加持力。如果是诚心皈依,没有别的目的,不违反教义,魔王邪恶,又能奈何?
  既已皈依于佛,自今以后,决不再皈依天仙神鬼一切诸外道等。
  既已皈依于法,自今以后,决不再皈依诸外道典籍。
  既已皈依于僧,自今以后,决不再皈依于不奉行佛法者。
  “授三归”的方法
  分三步:忏悔,正授三归,发愿回向。
  应先请讲授者详细解释这三归的意思。因仅读到文字而不解其意,就不能获得诸善法。
  正式给予的三归之文有多种,常用者如下:
  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说三遍)
  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重复三遍)
  前三说时,已能够归依善法。后三结,是为了重复叮咛令人不至于遗忘。
  忏悔文及发愿回向文,由讲授者斟酌决定。但发愿回向,应以此功德,回向众生,一同往生西方,共同成就佛道的意义。万不可只求自己得利啊。
  “授三归”的好处
  经律论中,赞叹归依三宝功德的文字

\

有很多。今简略举出四则:
  《灌顶经》说:“受三归的,有三十六善神,与数不过来的眷属,守护其人令其安乐。”《善生经》说:“如果人受三归,所得到的果报,不可穷尽。好像四大宝藏(四宝者:金、银、琉璃、玻璃),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也运不完。受三归的人,福分超过这个,不可计算。”《较量功德经》说:“如同三千大千世界中,充满如来,也如同稻麻竹苇。如果人用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汤药),满二万年,诸佛寂灭后,各修建起宝塔,再用香花供养,所得的福报很多,不如有人以清净心,皈依佛、法、僧三宝所得到的功德。”《大集经》说:“妊娠女人,怕胎儿不安分,先接受三归后,儿不能加害;等到孩子生下来,身心健康,那是因为有善神保佑他。母亲受到了神的恩惠也会福佑到她的子女。”
  结语
  在本寺正式讲律,到今日圆满。今日所以聚集诸位僧众,讲三归大意,一是准备给诸师做参考,等到他日为别人授三归时,知道简要的方法。一是教诲在家修行的人,让你们了解三归的大意,如果已受皈依的人,能了解这个意思,应深深地感到庆幸。那些未受皈依的人,先能知道这个意思,可以成为他日依靠法师接受三归的基础。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成语名称以管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成语名称以碫投卵成语拼音yǐ duàn tóu luǎn...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成语名称以类相从成语拼音yǐ lèi xiāng cón...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成语名称以简驭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