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一音五觞谈金刚般若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8-07 09:33:36
《金刚经》是从文字般入实相般若的一部重要经典,从其优美流畅、富于思辨的文字就可品出淡淡的般若味。我读经喜欢从直观上读,因此就先从《金刚经》印象深刻的句式上谈起吧! 一、句式体现般若。《金刚经》出现最多的句式是什么?就是“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整个讲经过程贯穿了这一句式,这就是文字般若!为什么呢?“般若即非般若”,这个“非”字就是要我们不得以识心

金刚经》是从文字般入实相般若的一部重要经典,从其优美流畅、富于思辨的文字就可品出淡淡的般若味。我读经喜欢从直观上读,因此就先从《金刚经》印象深刻的句式上谈起吧!

一、句式体现般若。《金刚经》出现最多的句式是什么?就是“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整个讲经过程贯穿了这一句式,这就是文字般若!为什么呢?“般若即非般若”,这个“非”字就是要我们不得以识心卜度这个般若,不可见色生心而着相;但紧接着“是名般若”,告诉你这个相是虚幻不实的,名字是假有的,换句话说就是不着相又妨假有呢!那么这个句式的般若味就出来了,“非”是离一切相(非实故真空),“是名”又何妨假有(非虚故妙有),故“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于一切相不取不舍,即此用离此用,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即是般若中道。

\

二、无住即是般若。《金刚经》从头至尾用大量的篇幅和“非—是名”句式破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破至最后又说,“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诸法断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既离一切相,又不可生断灭相,怎么办?唉!真难为了人类的语言!佛陀慈悲,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这也是遮说,因为本不可说,但不说又怎么度执着的众生呀!在此不妨再解释一下!离一切相故无所住,不生断灭相而生其心,若从此文字般若契入,即可开般若眼。

\

三、超绝证入般若。“须菩提,若福德实有,如来不说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福德虚幻不实,无有自性,无有实体,故世尊随顺众生说福德多;若福德实有,则超绝对待,无法言说,故不说福德多。“实有”的不可说多,“无”反而能说多,这在俗人看来不可思议,即是要破除众生执有执无,让人的意识卜度进入死胡同。因为佛法是靠证悟的,不是分别智乃至形而上智所能诠释的,只有真修实证悟入之后,才能超绝对待,了知空有皆是虚妄。

四、无法究竟般若。说法差不多了,该拆桥了。“若人言说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是不住涅槃,不舍众生,于寂灭忍中大悲示现,随顺刚强不化的众生而说法,譬如指月之指,月尚不可得,何况于指。于证悟的人来说,一翳在目,即是障道因缘。烦恼心不可得,修持心不可得,菩提心不可得,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不是正受。故“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于此处能透过,即得究竞般若。

五、当下成就般若。即无一法可得,又不可生断灭见,般若如何来体现呢?不妨妄解一下《金刚经》。看后面一句话:“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这个“所说义”就是第一义谛,是真谛,“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俗谛,若能当下悟入第一义谛,如如不动,则行住坐卧又如何不是般若的体现呢!其实《金刚经》一开始“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一系列极其普通,与凡夫无二的“情节动作”无不给我们强烈的开示,以世尊一代时教,每天亲自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岂止是以其持戒深行无言中教化僧众,更是给我们开示,佛法即是不求菩提不除妄想,当下即是的真俗不二之法,当下成就般若,众生皆是如如的佛。故最未的也是最初的,最复杂的也是最简单的,最高级的也是最原始的,但这是经过了无数的否定之后最终又回到了起点。若能一念顿超,则也不妨拈花微笑。

以上一音五觞谈般若,实是一水扬波,在在处处虽波相不同,水性则一,无一无二,实无有一法名般若。(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成语名称以简御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成语名称以管窥豹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bào成...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成语名称以私废公成语拼音yǐ sī fèi gōng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