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达
四圣谛中的涅槃寂静,说的是贪嗔痴的止息、苦的息灭。但是到底贪嗔痴如何止息、苦的息灭过程如何?
若不拘泥于阿含经的文字相,改以般若经的角度来探讨,会是如何?
修学般若者,经由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而进入实相般若,是正常的程序。在这过程当中,苦会减少,止息,终至究竟寂灭。中观般若谈到一切法无自性、从缘起,那么“苦”也是没有自性实体的,苦的因缘具足则苦生,苦的因缘不具足则苦不生,而苦的因缘离散,苦随之消灭。
苦的因缘是什么?感官接触境界,加上认知,就生起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譬如小孩把一杯牛奶泼在地上,作父母亲的看到这个景像,心里就想:“已经累得半死了,还要来收拾残局”。就觉得很烦。
我们通常把问题归因于事件,心想只要牛奶泼在地上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就不会心烦,就没有苦。但是外在的事物是因缘和合的,不可操控的,想要操控的念头是“我执”,见到缘起无我,就不再有操控的念头,而能随顺缘起。因此“我执”才是真正的苦因,认知缘起无我,只要视当下的因缘而作适当的处理,对情境不加上“很糟糕”、“好烦!”等批判性的想法,而以平常心应对,就不会有苦。
对缘起无我、性空寂灭的认知,有深有浅,经由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而进入实相般若,正是由浅入深的过程。从理论、观念的认知,到亲身体验的认知过程到底如何进行?
其实这并不深奥,它是实践上的自然结果,其中,观照般若的功夫是重点所在。文字般若与观照般若的差异,在于文字般若并没有实际对境,而观照般若,需要在事境中实际运用“缘起无我、性空寂灭”的智慧来对应。如何对应,如上述的例子,当下看见苦是由眼根、地上的牛奶、被迫收拾残局的负面认知三种因缘和合而生起。
而泼在地上的牛奶又是由小孩动作不稳定、牛奶太满,桌椅的阻碍等因缘所生,不能完全责怪小孩粗心大意,更不能假设:不生小孩就不用那么烦!
既然明白当下是缘起的,就没有能操控、支配的“我”,也没有“很糟”的想法,当下心平气和,苦就不会生起,这是性空寂灭。
那么什么是“实相般若”?当观照纯熟,观照的对象延伸、扩展、渗透到人、事、物、身、心的每一个层面,到达能所双泯、智理一如时,所有外在、内在现象无一不是缘起性空的事实真相,无论观或不观、知或不知,当下都是身处缘起性空之中,如鱼在海水之中,身在其中,分秒不离海水,这就是实相般若。
在实相般若之中,任何个别单一的现象、个体生命、自我意识浮现在脑海中都能见到它个别、单一和界限纯粹是认知上的界定,没有实体、如幻如化。
于是当欲望生起时,见到欲望的缘起性空,历历分明却又不是孤立、单一、固定的实体。不留恋而沉溺其中,也不拒斥它而急于逃离,而是在实相般若中,自然明见“所欲”对象的境界也同样的是缘起性空,而它成为“可欲”,也并不是单纯的由于所欲的对象,必须加上过去美好经验的再次显现,强化欲望。看到欲望生起的结构和过程,明见欲望的虚幻性,它就失去支持的力量,正如不再添柴、釜底抽薪,火自然熄灭,水就会冷却下来。
譬如:到百货公司看到宝石、水晶,在售货员热心促销和光线、背景衬托之下,不知不觉中生起欲望,想要立即刷卡买下它。这时,顿然觉知欲望的出现。冷静下来,理智地思考之后,又觉得昂贵不实用。不过,那宝石、水晶的美感停留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欲望和理智冲突,心里很矛盾。
这时,放下对纵容欲望或者用理智抗拒的两极化态度。超然地回归实相,活在缘起性空的实相中,宝石、水晶的色彩夺目,却明见那是单纯光影的因缘和合,并没有“美丽”、“高贵”、“吉祥”的实体性,这些都只是世俗眼光附加上去的观念和感觉,毕竟空而宛然有,心中坦然,强烈的购买欲当下减弱。
嗔恨、嫉妒、恐惧、忧虑、傲慢等等心理,也会同样在实相般若中融解、消失。这不是经过“我”的努力“作为”而断烦恼、灭苦,真正断烦恼、灭苦的力量来自缘起空寂的实相。
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的差别何在?观照般若仍然有能观、所观的隐然对立,是有为的功行,实相般若则是纯粹的本然状态、法尔如是,“非佛作亦非余人作。”,就如大自然中阳光普照大地、大地滋润万物,万物的生长,并不是单靠生物个体自身的力量,而是包括生物机能和大自然的力量。
实相融解无明烦恼、息减痛苦、增长善法亦复如是,其中种种功德妙用并非个人或自我的作意,而是法界实相的力量。实相与般若不二,依般若显示实相,由实相故生般若,就如蓝色原来的状态只是光波,要有眼球、视网膜、视神经、和眼识才能见到蓝色,般若如蓝色,实相如光波。
更深一层说,实相并非意识所知的对象,般若也不是能知的实体,离言语、思惟相,但是为了阐明佛法而不得不建立名相、接引众生。不要误认实相为常住不变的实体,误认般若为“一心生万法的”真心实体,甚至转而视“毕竟空”仅为“无其所无”的不了义教,另有“存其所有”的“妙有不空”,这是没有悟见“毕竟空的当下即是缘起有,依缘起有显示毕竟空”的中道正观而有的错解,缘起性空才是真空妙有的正解。
为什么要辨正般若中道,错解实相般若有什么过失?般若经云:“所谓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空亦复空”,因为不知实相本然,在意识脑海中装满了“实相”“般若”,反而成了“法执”、“所知障”,若再妄分高下,执着有实体的“真如”“真心”,而贬低“无我”、“一切法空”为不了义教、甚至当作“恶取空”,徒增“见诤”,学佛人本求止息烦恼、灭苦自在,反因错解空义而生烦恼争执,实应虚心再学习,体悟真正的实相般若,才能避免这些过失,究竟灭苦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