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第十六卷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婆薮盘豆 造时间:2019-06-26 05:01:53
第十六卷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释分别圣道果人品第六之一  此义已说。谓如灭得名永断智。复次此义。偈曰。烦恼灭已说。由见修四谛。释曰。诸烦恼有二种。一由见谛所灭。二由修道所灭。此义于前已广说。彼灭亦尔。见修二道今当说。此二道为是有流。为是无流。是故说此言。偈曰。修道有二种。见道唯无流。释曰。云何修道有

  第十六卷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释分别圣道果人品第六之一

  此义已说。谓如灭得名永断智。复次此义。偈曰。烦恼灭已说。由见修四谛。释曰。诸烦恼有二种。一由见谛所灭。二由修道所灭。此义于前已广说。彼灭亦尔。见修二道今当说。此二道为是有流。为是无流。是故说此言。偈曰。修道有二种。见道唯无流。释曰。云何修道有二种。由依世修及依出世修故。见道一向是出世。能对治三界惑故。复能一时灭见谛所灭九品惑故。何以故。世道无如此能。由惑强道弱故。前已说由见四谛。何法名四谛。偈曰。已说谛有四。释曰。何处说。于分别有流无流法中。云何说。如偈言。无流法圣道。此约自名说。灭谛亦已说。如偈言。择灭谓永离。各各对诸结。苦谛集谛亦已说。如偈言。苦集谛世间。见处及三有。四谛次第为如前所说不。说非。虽然复有别义。偈曰。谓苦谛集谛。灭道谛亦尔。释曰。此中是彼次第。如前所说。四谛体性。今说亦尔。为显此义故有尔言。不复重释。偈曰。对正观次第。释曰。若观先缘此谛起。依观立此谛为先。后三亦尔。若不尔应先说因次后说果。何以故。有余法随生立次第。譬如念处及定等。有余法随显相说次第。如说正勤。何以故。无此定义。谓先起欲为灭已生。后起欲为令未生不生。有余法随正说立次第。譬如八分圣道等。今说四谛。随修对正观次第。复有何因。修观有如此次第。是爱着处于处能缚。能所缚解脱。因此求解脱。观察位中初发观次第如此故。先简择苦。此苦以何法为因。故次简择集。此苦以何法为灭。故次简择灭。此灭以何法为道。故次简择道。譬如先观病次寻思病因缘及灭病药。于经中。佛世尊所显。四谛譬如此于何经中。医譬经中。经言。若医与四分德相应。能拔治他刺。何者四分德。一识病。二识病因缘。三识病灭。四识治病药。广说如经。如观察位中次第。简择四谛。修观位中。见四谛次第亦尔。由先习利故。譬如于己所见地无碍纵马令走。对正观者。此句何义。趣向正觉为义。云何此唯无流非有流。由此趣向于涅槃缘真实境起故名正。未曾知知故名觉。如实能通清净境故。此中是果取阴名苦谛。因取阴名集谛。从此聚集苦生故。是故此二谛。由果因义异故名有异不由物异。灭道二谛不但由名异。亦由物异。于经中说有四圣谛。此说有何义。此法唯是圣人谛。是故经说名圣谛。若尔此四于余人是妄。不于一切人皆是谛。以无颠倒故。此中如圣人观。彼余人不能如此观故。说此唯于圣人是谛。于非圣人则非。由颠倒观故。如偈言。

  圣人说是乐余人说为苦

  余人说是净圣人说为苦

  有二谛唯圣谛。有三谛圣非圣谛。余师说如此。若受一分是苦自性。云何说一切有为有流皆名苦谛。偈曰。苦由三苦应。如理皆无余。可爱非可爱。及余有流行。释曰。苦类有三。一苦苦类。二行苦类。三坏苦类。无余与二苦如理相应故。是故一切有为有流皆是苦。此中可爱由坏苦故苦。非可爱由苦苦故苦。异此二所余由行苦故苦。何者为可爱非可爱非二。谓三受如次第。由三受相应故。一切有为有流。得可爱非可爱等名。何以故。此乐受变异即是苦。如经言。乐受生时乐。住时乐。坏时苦。苦受由性故苦。谓生时苦住时苦。不苦不乐受。由行故苦。因缘所生起故。如经言。若无常即是苦。如受与受相应有为法。亦应说如此。有余师说。苦受唯由苦类故苦。乐受唯由坏故苦。乃至行苦亦尔。由可爱非可爱不遍故。故此二名不具分苦。一切有为由行苦故皆是苦。前二受亦由行苦故苦。故此一名具分苦。此苦唯圣人能见。此中说偈。

  譬如一睫毛在掌人不觉

  此若落眼中作损及不安

  凡夫如手掌不觉行苦睫

  圣人如眼睛由此生厌怖

  何以故。凡夫众生于阿毗指五阴生苦怖意。亦不及圣人于有顶诸阴生苦怖意。若尔于道谛应立行苦义。由是有为故。是义不然。何以故。苦是违逆意为相。故道非苦。何以故。此道生起。不违圣人意故。能引得一切苦灭尽故。若圣人由寂静相观察涅槃。是法由苦相圣人观之为苦。唯此法灭圣人观为寂静。于诸法中若有乐受。云何说唯苦圣谛。由乐少故。譬如乌豆聚中亦有绿豆而说为乌豆聚。余师说如此。何以故。何智慧人。由以冷水稍稍浇痈所生轻乐。计痈为乐。此中余部师说偈。

  由能为苦因与众苦杂故

  由苦所爱故故说乐为苦

  一切有苦乐圣人观为苦。由行苦同一味故。是故立苦为圣谛。不立为乐。云何以苦相。观喜乐自性受为苦。由有流无常能违意故苦。譬如彼以苦相观色想等。色等亦非苦如苦受。是汝所言。由苦因故苦。是义不然。何以故。此执是集相非苦相。诸圣人于色无色界生中。云何起苦想。何以故。于彼众生五阴非复苦因故。复次于经中说。行苦何用。若圣人于乐由无常故观苦。无常相苦相有何差别。由生灭为法。是故无常。由有流能违意。是故为苦。若见无常此所见即能违意。是故无常想能引苦想。有余部说。决定无乐受一切受唯苦。云何知然。由阿含及道理。云何由阿含佛世尊说。随所有受皆是苦别名。复有别说。应以苦相观乐受。复有别说。于苦计执乐想说名颠倒。由阿含证如此。云何由道理。乐因不定故。何以故。随所有饮食冷热等。众生计为乐因。若过量用非时用。此因复成苦因。此义不应然。谓由乐因增长。或由平等于非时悉皆生苦。是故彼从初皆为苦因。非是乐因。后时此苦渐渐增长。方得显了。威仪差别亦应如此。于苦对治。及于苦差别。由起乐想故。何以故。随世间所有饮食等生具。乃至未为别苦所逼。若受则不许为乐。别苦者。谓饥渴寒热疲惓。爱欲所生苦。是故愚人于苦对治起乐想。非于乐于苦差别亦尔。一切凡夫于中起乐想。譬如担重易肩。是故由此道理。定知无乐。阿毗达磨师说决定有乐。此执应理。云何知然。此中应问拨无乐人。何法名苦。若汝言逼恼为体名苦。此乐云何逼恼。若汝言。损害为苦。乐能增益。云何损害。若汝言非所爱为苦。此即是所爱云何为苦。是所爱后于圣人更非所爱。谓于离欲时。是故此乐不成就。不成就故非所爱。不由余义。何以故。若受由自体性是所爱。此受由自体性。无时无因成非所爱。此义应然。何以故。由圣人以别过失相厌恶此受故。彼观此受。是放逸处。大功力所成易变异无常。由如此义故。非所爱不由自体相。若此受由自体本非所爱。于中无有人生起爱欲。不应为离欲。此受以别道理观察过失。是故知由自体相定有乐受。是汝所言。佛世尊说。随所有受皆是苦别名。此经世尊自显了其义。经云阿难陀。我依诸行无常及有为变异故说。随所有受皆是苦别名。是故知不依苦苦说此经。此义自然成。复次若由自性。一切受皆是苦。何用净命。阿难陀问佛如此。问云何世尊说。受有三种。谓乐苦不苦不乐。世尊复说。随所有受皆是苦别名。世尊依何义说此言。谓随所有受皆是苦别名。若如汝所执。是理净命。阿难陀应问佛如此。世尊依何义说此言。谓受有三佛世尊应答阿难陀言。阿难陀此说是由别意说。谓受有三。佛世尊既不说如此。是故由体性实有三受。故知此经言依别意说。谓随所有受皆是苦别名。是汝所言。应以苦相观乐受。是义不然。何以故。此受中有二性。一有乐性。由自性是所爱故。二有苦性。由别道理。是变异无常法故。若以乐相观此受。则生他系缚。由有欲众生乐啖此味故。若以苦相观此受。则能解脱。有缚众生由于此得离欲故。如理所见能令解脱。诸佛世尊随如此理。善教众生令修学此观。云何得知。此受由自性故乐。由此偈言。

  已知行无常复观彼变异

  故说诸受苦正遍觉智者

  是汝所言。于苦计执乐想。说名颠倒。故知无乐。是义不然。何以故。此言是不了义说。世间有乐想。于受欲尘及生处中。此中乐受。由别道理有苦。若见此一向乐。是见名颠倒。欲尘少乐多苦。一向观有乐名颠倒。生处亦尔。是故由此证拨无乐。此义不成。若由自性一切受皆苦。复说受有三。此言有何功德。若汝言由随顺世间故说。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受皆苦。此言由别意说故。复次由说真实言。如经云。是乐根是喜根。应见此名乐受。是苦根是忧根。应见此名苦受。如此广说已。若人如此。由如实正智观察五根。此人即灭离三结如此等。云何世间分别苦受有三品。若汝言于下上中品中。如次第世间起乐受等意。是义不然乐亦有三品故。于轻品得苦中。应起最上品乐意。若人正受香味触等胜类所生乐。是时受何苦。正受轻苦。于轻苦中起乐心。若尔此轻苦受未生时及灭时。应生最上品乐意。由苦灭无余故。欲尘乐现前时。应说如此。复次此执云何与理相应。谓于轻品苦受中明了最重领起。于中品苦受中而不分明。复次于三定乐受是轻苦。从第四定以上非苦非乐受。是中苦此执云何如理。谓于轻品等苦中分别乐受等。佛世尊说云。摩诃那摩。若色但苦非乐。非乐所随。广说如经。是故知有乐受。但不成就。不可由如汝所引经无乐受义得成。是汝所言。由乐因不定故无乐。是义不然。由不解因义故说此言。何以故。诸尘观依止位差别。成为乐因。或成苦因。不但唯尘。若至此依止位差别。诸尘必成乐因。无时至此不成乐因。是故可立乐因为定。譬如火势。观应熟饮食位差别成为美熟因。此火势即是美熟因。若至此应熟饮食位差别必成美熟因。无时至此不成美熟因。于定中乐因云何不定。是汝所言。于苦对治由起乐想者。是义不然此执于前已破。若人是时正用胜品香等。差别所生乐受。是人于对治中生乐想。若此苦未生及以灭。此乐想应最分明起。于定乐中若生乐想。是何对治。于担重易肩中别位所生必有乐受。乃至如此相身位未灭。若不尔最后乐想。应最重起。如此疲极人转威仪中。应知亦尔。是汝所言。后时云何起苦想。若不从初渐渐生苦。是义不然。由身变异差别。譬如酒等初味甜后味酢。是故乐受定有。此义应成。由三苦相应故。一切有流皆苦。是所说集谛即是苦谛。此言与经相违。何以故。于经中说唯贪爱为集。由贪爱胜故。经中说为集。不拨所余诸法为集。此义云何可知。由于余处亦说别法为集故。佛世尊说偈云。

  业贪爱无明此三于未来

  能为诸有因

  复有经说。五种种子类。是有取识别名。地界是四识住别名。是故经中此言。由别意说。故不了义。阿毗达磨教中。言依法相。复次佛世尊。欲说有为法相续恒有因故。说贪爱为集。佛欲说生因有因故。于偈中说余法。谓业贪爱无明。如经言。业于生是因。贪爱于有是因。复次由经中有因有缘有发起次第故。佛世尊安立种子及田。说识等亦为因。何法名生。何法名有。界道生等品类差别故。取此身名生。无差别接续后有说名有。此二次第以业及有爱为因。譬如舍利麦等种子。由品类有差别故。能为差别芽生因。水等无差别故。通能为一切芽生因。业及贪爱譬喻如此。贪爱为有因。此中有何道理为证。无贪爱人不受生故。何以故。有爱无爱二人俱死。唯见有爱更生。不见无爱更生。由离贪爱无生故。是故知贪爱为有因。复次由转变相续故。若是处中有贪爱见心相续于彼数数转变。是故于未来中由比量应知亦如此。复次更无余惑能执取此身。犹如贪爱。譬如浴散分中燥摩须罗屑。无有余因如此坚着。如我爱此即道理。有处佛世尊说谛有四。有处说谛有二。谓俗谛真谛。此二谛何相。偈曰。若破无彼智。由智除余尔。俗谛如瓶水。异此名真谛。释曰。若物分分被破。物智则不起。此物名俗有。譬如瓶等。此瓶若破成瓦。缘此瓦瓶智则不起。是故瓶等。诸物由形相假有。复次于此物中由智析除余法。此物智亦不起。此物名俗有。譬如水等。此水若由智析除色大等法。水智则不起。是故水等诸物。由聚集假故有。由名句字门显示真实义。缘名句字于真义起智。若入观时不能缘名等。若出观时不能缘真义。是故名等及此智。由显示假故有。于此三法以何法为俗。但名所作无体是俗。由随顺世间。说有瓶水名等。称为实语不说为妄。是故立此为俗谛。离此三所余名真谛。若物分分被破。物智起不异。若由智析除余法。物智亦不异。若离名等。于境界智亦不异。说此法名真实。譬如色等。若约邻虚析此色。及由智除味等余法缘色智起不异。如色受等。应知亦尔。此名世间真谛。如此等法由于世间实有故故立为真谛复有余师说。若法是出世智所缘。或是出世后智所缘。如此亦说名真谛。谓境界真果真道真。若余法异此三。说名俗谛。略说诸谛已。若广说应知。如六胜智论说。修何方便能入四谛观。应说此义。是故从初发行次第今当说。偈曰。住善行有闻。思后学修慧。释曰。若人求欲观四谛。从初先学持戒。次取学随顺四谛观文句。次听文句正义。听闻已如理正思义。无倒思已。后修习观行。令成修慧。此人依闻慧生思慧。依思慧生修慧。此三慧何相。偈曰。名二义境界。闻思修三慧。释曰。彼言闻慧。缘名为境。思慧缘名义为境。有时由文句引义。有时由义引文句。修慧但缘义为境。何以故。此慧已成故。不观文字。唯缘义起。譬如有人未曾学泅。不离浮物。若已学未成。或离或捉。若学已成。不依浮物。自能得渡。三慧譬如此。毗婆沙师说如此。于此分别中。思慧不成就。若思缘名起。则成闻慧。若缘义起。则成修慧。若立三慧相。如此则无过失。依圣言量。所生决定智名闻慧。依圣教简择道理。所生决定智名思慧。依三摩提。所生智名修慧。此三慧皆约因得名。因闻生名闻慧。思修慧亦尔。譬如说食为命。说草为牛。若人勇猛求得修观。此修观云何得成。是故应说此义次第。偈曰。有二离人。释曰。若人由身由心。能远离住。谓远离群杂及盖觉观等恶法。此二远离。于何人可易善成若人有知足有少欲。偈曰。无。不知足大欲。释曰。若人不知足有大欲。于此人此二远离。则难得成。若成亦不清净。此不知足及大欲。别相云何。偈曰。前已得求多。后未得求得。释曰。彼说已得可爱衣服等缘。更求多得。说名不知足。求得未得。说名大欲。阿毗达磨师说如此。为不尔耶。此求多得。于未得起。非于已得。若尔此二何异。汝等应说。若执如此。是义可然。由已得非可爱非多衣服等缘。心忧不安。说名不知足。未得可爱及多求得。说名大欲。偈曰。翻此二对治。释曰。翻此不知足及大欲。应知二种法为对治。谓知足及少欲。偈曰。或三界无流。释曰。此二种对治。或属三界。或属无流界。不知足及大欲。唯属欲界。此知足少欲。自性云何。偈曰。无贪类。释曰。无贪善根为性。偈曰。圣种。释曰。是知足少欲。无贪为性故。是故入圣种摄。由圣人从彼生故。说彼为圣种。是圣种已无贪为性故。偈曰。前三知足体。释曰。前三谓随得衣服饮食住处知足。此三知足。是前三圣种体。第四圣种。谓修灭乐戏。云何此第四。以无贪为性。由背有欲生故。复次由四圣种。佛世尊显示何义。偈曰。后显业三生。释曰。佛世尊既为法主。弟子弃舍生具及业基出家。依佛求解脱。法主立二正事。一生具二业基。由前三圣种。安立生具。由第四圣种。安立业基。依此生具。汝等作如此业基。不久应至得解脱。云何法主安立如此生具及业基。偈曰。爱生对治故。释曰。于经中说贪爱生有四。如经言。比丘因衣服贪爱欲生生。欲住住。欲取取。因饮食及住处。贪爱欲生生欲住住。欲取取。比丘因如此有非有。贪爱欲生生。广说如经。为对治此四种贪爱故。说四圣种。偈曰。我所我类爱。为暂永除灭。释曰。是前所说义复有别意。故须更说。我所类谓衣服等三。我类谓自身。于此二生爱。此中为暂灭我所类爱故。立前三圣种。为永灭四爱。谓我所类爱。我类爱。故立第四圣种。此义已说。由因此义。观行人得善调伏。后修观得成。若人已调伏。堪为道器。于修中缘何法门。得入修观偈曰。入修由二因。不净观息念。释曰。何人因不净观入修。何人因阿那波那念入修次第。偈曰。多欲多觉观。释曰。若人欲行恒起或重起。此人由不净观。得入于修。若人由多觉观行。起散乱心。此人由阿那波那念。得入于修何以故。此念由不缘多种境故。是故生起能作灭离觉观对治不净观。由缘多种差别色形为境能引生觉观。余师说如此。又余师说。由不缘外门起故。不生觉观。不净观如眼识缘外门起故。引生觉观。由观察彼境故。此中欲有四种。一色欲。二形貌欲。三触欲。四威仪欲诸师说。为对治第一欲。修观行人。应缘坏黑等色为境作不净观。为对治第二欲。应缘膖胀被食分散为境作不净观。为对治第三欲。应缘赤筋相连骨为境作不净观。为对治第四欲。应缘不动死尸为境作不净观。诸师说。若欲修通对治。偈曰。骨观通欲治。释曰。于相连骨聚中四种欲境品类皆悉不有。若缘此骨聚为境修习不净观。通能对治四种欲。由不净观皆假想。一处思量为体故。不能永灭诸惑。但能伏灭诸惑。观行人修习不净观有三种。一初发观行。二已数习成行。三已过思量行。此中偈曰。骨量遍至海。增减名初发。释曰。若观行人。欲修习不净观。从初于自身分中。安置于心。或在脚指。或在额上。随所乐处。心已随事。后于身分作假想。除皮肉血等。次第治骨令净。心见具足骨聚相。如见一骨聚假想见第二亦尔。如此次第渐渐增长。满于房寺伽蓝国内。乃至遍满大地。以海为边。假想见如此。骨聚遍满。为增长意乐故。后更缩减前观。乃至假想。唯见自身骨聚。为渐略粗广心故。心由如此量。自在不净观得成。于此位中。是人名初发观行。偈曰。除脚头骨半说名数习成。释曰。复为渐略。细心量差别故。于骨聚中。除脚骨思惟余骨。是名下略。如此次第乃至除半身。及除半头骨。思惟余半头骨。是名中上二略。由于略自在究竟故。于此位中。是人名已数习成行。偈曰。安心于眉间。说名过思量。释曰。此观行人。除所余半头骨。唯安心于自眉间。或缘骨及余境。一心得住。于此位中。是人名已过思量行。有不净观。由境界小故小。不由自在小故小。此中有四句。已熟未熟思惟。未熟已熟思惟。缘自身乃至海边骨聚为境故。复次此不净观。何法为性。几地何法为境。何处得生此义次第应知。偈曰。无贪性十地。欲见境人生。释曰。此观无贪为性。地有十。谓四定及四近边定中间定欲界。以欲界所见法为境。所见谓色及形。是故此定以义为境此义可然。此观唯于人道中生。余道则无。何况余界。于人道中。除北鸠娄。由如此义。是故此观名不净观。随观世境界亦尔。若无生为法。缘三世为境。由假想思惟故。但是有流。有离欲得。有加行得。由曾得不曾得故。说不净观相及差别已。阿那波那念今当说。偈曰。阿那波那念。慧五地风境。依欲身。释曰。若风向身入名阿那。若风背身出名波那。缘二为境忆持。名阿那波那念此念以智慧为性。而说为念者。譬如念处。此慧因念力得成故。故说为念。此念依五地生。谓三近边定初定中间及欲界。由说与舍相应故。由苦乐随顺觉观起。此定既是觉观对治故。与苦乐不相应。复次苦乐是定心怨对故。此观是定心所成故。与苦乐不相应。有余师执。观行人入四定观。皆有舍受。于彼师此观则有八地。过此于余地非入出息地故。此定缘风为境。从欲界依止生于人天有此观。或由离欲得或由加行得。此观是真实思惟。属正法内观行人。偈曰。外道无。释曰。于外道教无此观。无正说故。自不能觉微细正法。此观偈曰。六由数等。释曰。此观若具与六因相应。方得圆满。六因者。一数。二随。三安四相。五转。六净此中于入出二息中。不作功用。与心舍身心相唯由念数。一二乃至十。由畏心略及乱。是故不少不多。于此数中有三失。一减数。谓若二数一。二长数。谓若一数二。三杂乱数。谓若入数出。若出数入。若离三失。是名正数。中间若乱。更从初数。乃至得定。随者不作功用。随逐入出息行。此息入若远出若远。如息行心亦随行。此息为遍行身内。为行身一分。如息行心亦随行。若息入行。至喉心脐脐下髀胫。由如此处所。次第乃至脚心。亦随行息。若出行。或一搩手。或一寻乃至风轮。及鞞岚婆风。心亦随行。由此观思惟真实故。是义不然。安者或于眉间。或于鼻端。随所乐处。乃至脚指。坚念于中住。譬如摩尼依缕。相者观视此息。为益为损。为冷为热等。此观不但以风大为境。四大及所造色。心及心法。以彼为依具。以五阴为境界。转者转缘风境慧。安置此念于上上品善根处。乃至世第一法。净者此念已入见道修道中。有余师说。从念处为初。金刚心为后名转。尽智无生智名净。此中说偈。

  一数二随行三安四占相

  五转六清净说名息念观

  此中。应知入出息法。偈曰。入出息随身。释曰。随身所依地。入出息与身同地。由息是身一分故。此息依止身心差别生起生无色界众生。及在柯罗逻等位。于中不有故。入无心定。及在第四定。于此人亦不有故。何以故。若身中已有空。入出息地。心若正现前。此息必生起。若人出第四定观风。则先入若死。若入第四定观风。但出不入。偈曰。众生名。释曰。假立众生法聚中一分故。偈曰。非取。释曰。与根相离故。非心心法所取为依止。偈曰。等流。释曰。非增长非果报。若身增长。此不增长故非增长。已断更续故非果报。何以故。无果报色有如此相。故是等流。偈曰。非下心。所缘非余心。释曰。此二息同地心及上地心。能缘此为境。非下地心能缘。亦非威仪及变化等心能缘。说入修二法门已。由此二法门。若已得。三摩提。偈曰。修观已成就。方修四念处。释曰。为成就四谛观故。次说修四念处。何以故。四念处通摄一切法故。能对治四倒故。云何作四念处观。偈曰。身受及心法。由简择二相。释曰。先由别通相简择身。次简择受心法。别相者。是彼各各自性。通相者。譬如一切有为以无常为相。一切有流以苦为相。一切法以无我空为相。复次身有何别相。四大四大所造为相。异前三名法。复次彼说。若人正入修观。观身由邻虚分及刹那灭正见。如此身念处得成。余念处亦尔。复次念处复有何性。念处有三。谓自性念处。相应念处。境界念处。此中自性念处者。偈曰。性慧。释曰。是何慧。偈曰。闻思修。释曰。闻思修三慧。是自性念处故。约慧念处成三。偈曰。余相应境故。释曰。所余诸法。若与慧共生。说名相应念处。与自性念处相应故。能缘境界念处故。是二念处境界。说名境界念处。自性念处是慧。云何可知。于身观身别通身相。名身念处。由此经言故。何法名观智慧。何以故。若人有慧于内身中。能观通别二相故。云何说慧为念处。毗婆沙师说。由念多故。说名念处。义判云。由念力安立成故。譬如破木坚持于楔。若执如此。是义可然。由慧念得住故。慧名念处。如所见不忘故。如净命阿尼娄驮说。此观行人。若住观中。观身别通二相。念缘身为境。即生住长佛世尊。自说。观行人。若住观中。观身别通二相。念住不忘。由此经故。知慧是自性念处。是处说如此义。比丘是四种念处。云何生集。云何灭离。是食生集。即是身生集。是食灭离。即是身灭离。此经但说境界念处。于中念止住故。如境界彼名亦如此。由缘自他及二相续为境界故。四念处各有三种。偈曰。次第如生。释曰。彼次第随生。生云何如此。如粗先观察故。由身是粗爱欲依止。此由受爱欲。此由心不调伏。此由惑不灭。故立次第。偈曰。四。对治倒等故。释曰。能对治净乐常我。是故说念处次第有四。不增不减。此四念处中。前三境界无相杂。第四有二种。若但见法境界。则不相杂。譬如身等。若通观二三四。同一道理。同一境界。此则相杂。如此数数修习。身等为境四种念处已。偈曰。此人法念中。总摄境界住。观法无常苦空无我相故。释曰。此修观人。住相杂境界。于法念处中。一切身等四法。总摄为一境。由四相观察。谓无常相苦相空相无我相。偈曰。从此暖行生。释曰。从此法念处。如此次第数数修习。至最上上品。有善根名暖行即生起。是如暖行名暖行。是能烧惑薪。四圣道火前起相故。故说名暖。偈曰。具四谛为境。有十六种行。释曰。此暖善根由位长故。具缘四谛为境有十六行。以四相观苦。谓无常苦空无我。以四相观集。谓因集生缘。以四相观灭。谓灭静妙离。以四相观道。谓道如行出。十六行差别后当说。如于暖行前亦如此。偈曰。从暖顶亦尔。释曰。是暖由软中上品次第增长。从暖上上品。有善根名顶即生起。此善根应知如暖。具缘四谛为境。有十六行。由是最上上品胜彼故立别名。由是善法顶故。故说名顶何以故。从此有堕有过故。偈曰。于二由法念。安相。释曰。于暖顶二善根中。由法念处安相。何法名安相。于四谛初安立十六相。偈曰。长由余。释曰。此二善根已生。更修四念处故得增长。若人增长已。于前所得无复现前。由不恭敬故。偈曰。从彼忍。释曰。从软中上次第增长。顶善根忍善根得生。最极能忍四圣谛理故。无退堕故。此忍亦有三种。谓软中上。此中偈曰。二忍。同彼。释曰。如前说。顶软中二忍亦尔。由安相故。一切忍。偈曰。法念长。释曰。是三品忍。同用法念处为增长。不由余念处。偈曰。欲界苦为境增上品。释曰。是最上品忍。为引世第一法故。故缘欲界苦起。是故暖等善根。缘三界苦等为境。此义自成。由不说决定义故。是时能灭色界无色界。对治一一谛相境界。乃至由二刹那心。思惟欲界苦。如此一切说名中忍。若一刹那缘欲界苦为境。此名上品忍。偈曰。一念。释曰。此上品忍但一刹那无长时。偈曰。世第一亦尔。释曰。如上品忍缘欲界苦为境。一相一刹那。世第一法亦尔。缘欲界苦为境。一相一刹那。此法是世间法。由有流故。于世间法中最胜故。说世第一胜者。离同类因。由此功力。能引圣道故。是故暖等念处为性故。同是慧性。偈曰。诸五阴离至。释曰。是一切皆以五阴为性。由摄伴类故。但离至得。至得非暖等所摄。何以故。勿圣人由现前至得故。更现前暖等善根。此中缘三谛为境。暖位安相中。修法念处现在同类四。若缘灭谛为境。此有二种。一切中诸行同类。若于增长中。四念处现世修随一。未来具四。若缘灭为境。增长中但修最后念处同类四。复修四念处。及一切行。由已得性。若安相于顶中。虽缘四谛。修最后念处。缘灭谛增长中。但修最后念处。未来具四。及一切行。若缘三谛。增长中四念处。现世修随一。未来具四。及一切行。若安相于忍中。于一切位中。修最后念处。未来具四。及一切行。若安相于世第一中。但修最后念处未来具四行亦四。由无后分故。由似见道故。偈曰。如此决择分。能四。释曰。如此有四种决择分能善根。谓暖顶忍世第一。于四中前二是软品。动故。由有退堕故。忍是中品。世第一是上品。决择分能有何义。决以无疑为义。择以分别法相为义。此二即是圣道义。由圣道能灭一切疑故。能分别四圣谛相故。谓此法是苦。乃至此法是道。是故一切圣道。名决择分者。于见道中。随约一道故名分。若法能引此令生。说名决择分能善根。偈曰。修慧类。释曰。此四皆属修位。非闻思位故。偈曰。未来中间定。地。释曰。未来定中间定四根本定。是此善根所依地。六地所摄故。于下地无。以无定故。于上地无。由是见道伴类故。故于彼无。不缘欲界故。此欲界应先知先灭离故由此二地。互不具奢摩他毗钵舍那故。此二是见道伴类。于二地无故。二地非决择分能善根所依处此四善根。以色界中五阴为果报。但能圆满不能引生。由背憎生死起故。偈曰。说二下地。释曰。大德瞿沙说。前二决择分能善根。以七地为依处。或依欲界地起。是一切暖等四善根。偈曰。欲依三。释曰。前三于人道中。生于三洲。若先已生。于天道亦得现前。第四于天上亦得生。前三男女二人得。依男女身生。偈曰。第一。女得由二依。释曰。若女人得世第一。必由二依方得。若男人得但由男人依得。何以故。由先已得女人类非择灭故。云何舍决择分能善根。偈曰。由舍地圣舍。释曰。随所依地。圣人得此四善根。若圣人舍此地。即舍此善根。不由别因舍地。云何由得度胜地故。不由余因。偈曰。非圣舍由死。释曰。若凡夫人。必由舍聚同分故舍。若有若无得度胜地。偈曰。初二由退舍。释曰。前暖顶二善根。凡夫人由退堕舍。及由死舍。圣人于二无退舍。从忍及世第一。凡夫人亦不退。偈曰。由本中见谛。释曰。若人依根本定。生暖等善根。于今生若未见四谛必见四谛。厌恶心极重故。偈曰。退已得非先。释曰。若人退前二后还得。是得未曾得。非得先所舍。譬波罗提木叉护。非曾熟修。功用所成故若位各有余。从此余更修接之。若无从根本修。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5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

1997年5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7日...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2日...

1997年5月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日出...

1997年5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8日...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